您的位置:首頁 >國際 >

香港興建“小故宮”竟遭反對 看港媒怎么說?

2017-01-12 10:33:55 新華網

近日,香港西九文化區即將興建香港文化故宮博物館(“小故宮”)一事在香港引發廣泛關注。展示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以饗香港市民,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卻被反對派以種種理由攻擊、指責。連日來,多家香港媒體紛紛發表文章痛批反對派“逢中必反”,將文化項目政治化。

2016年底,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與故宮博物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向故宮博物院借入所藏文物展出。消息一出,“小故宮”即引發許多香港市民期待,更被旅游界、文化界所期待,稱建館是十多年來的“夢想”,期望能盡快建成,“愈快愈好”。興建“小故宮”本來是珠聯璧合的好事,近日卻被反對派以“繞過立法會”、“欠缺咨詢”、應建“香港本土文化博物館”等等為名,大力反對。

香港《文匯報》社評指出,反對派對香港與內地的合作一貫抱抗拒心態,即使是國家支持香港興建西九故宮博物館這樣的好事,也要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欲推倒而后快。文章認為,西九故宮博物館對香港文化、旅游業乃至整體發展都是大好事,是提升香港國際形象的世紀工程之一,不應該將此有利香港發展的文化項目政治化。為反而反,政爭不息,香港一事無成,市民對事事政治化、發展蹉跎歲月已經厭倦甚至痛恨,相信社會會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擾,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共同把西九故宮博物館好事辦好。

香港《大公報》認為,故宮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載體,屬于整個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不是任何政治力量的產物,用所謂“本土文化”與中華文化相比較、相抗衡,絕對是無知、荒謬之事。

“逢中必反,講什么文化?”香港《東方日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什么“欠缺咨詢”“黑箱作業”,問題關鍵壓根兒就不是咨詢過程的透明度,而是展出的文物“姓中”而不是“姓英”。如果來港展出的不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而是大英博物館的文物,現在批評的人當中,十之八九屁也不會放一個,反而會為香港與世界接軌歡呼鼓舞。

《香港商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反對派真正目的是要炒作政治風波,煽動反內地情緒,為其政治目的服務。興建展館受益的是香港,反對派也不敢公然反對建館建議,只能糾纏于所謂“咨詢問題”搞局。文章表示,西九建館涉及的是文化、旅游范疇,而不是政治,但反對派竟然借題發揮,利用事件大搞反內地行動,挑撥離間,上綱上線,目的是為了阻礙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乃至挑動兩地對立,挑戰“一國兩制”底線,不但居心險惡,更是罔顧港人利益。(蔡嘯天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