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聚焦達沃斯:全球治理的中國擔當

2017-01-12 10:44:52 國是直通車

世界經濟論壇第47屆年會即將在瑞士冰雪小鎮達沃斯舉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如何給陷入陰霾的全球治理體系帶去“陽光”,成為此次年會的一大看點。

在中國新聞社11日于北京舉辦的“國是論壇——聚焦達沃斯:全球治理的中國擔當”上,與會學者認為,在全球治理體系“力不從心”之際,中國理應有更多作為。今后,中國應在保持自身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擴大區域合作,在“利己”的前提下“利人”。

 中國新聞社總編輯王曉暉致辭。中新社夏賓 攝 中國新聞社總編輯王曉暉致辭。中新社夏賓 攝

全球治理體系怎么了?

2017年或許是黑天鵝更多的一年。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后將執行何種政策,歐洲多國大選結果如何,日益高漲的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思潮能否得到遏制,凡此種種都將置世界經濟于更大不確定性中。

中國新聞社經濟部主任俞嵐主持論壇。中新社夏賓 攝中國新聞社經濟部主任俞嵐主持論壇。中新社夏賓 攝

面對高度不確定性,“現行全球治理機制已經力不從心。”南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支偉說。

南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支偉。 中新社夏賓 攝南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支偉。 中新社夏賓 攝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看來,目前全球治理機制有三大缺陷。一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無法有效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決策;二是過度強調經濟自由化,忽視全球經濟均衡發展;三是經濟全球化速度已遠遠超過政治全球化,多邊機構決策體制無法真正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需要強有力的國際組織來應對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 中新社夏賓 攝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 中新社夏賓 攝

中國應該做什么?

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嚴峻考驗之際,中國能夠、也應當“兼濟天下”。

目前,中國經濟增速已連續三個季度穩定在6.7%的中高水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中國民眾旺盛的購買力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廣闊的出口市場,中國企業持續猛增的對外投資成為當地就業和稅收的重要來源。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看來,眼下中國經濟“已經出現恢復增長的強勁勢頭”,支撐經濟增長的動力“比較堅實”。在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盛行背景下,中國應勇于擔當,有所作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 中新社夏賓 攝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 中新社夏賓 攝

“中國已經從世界經濟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央,在參與全球治理方面理應有更多作為。”桑百川說。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趙萍也認為,隨著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中國應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扮演更積極、更重要的角色。“這并不是要中國一家來擔當,而是要聯合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通過經濟外交發現彼此的共同利益,在全球治理中發現共同的利益訴求點,才能在世界舞臺上扮演好中國角色。”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趙萍。中新社夏賓 攝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趙萍。中新社夏賓 攝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中國應在經濟治理和安全治理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經濟治理方面,考慮到美國貿易保護色彩日趨濃厚,中國應堅持開放路線,堅持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安全治理應當沿“一帶一路”拓展。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 中新社夏賓 攝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 中新社夏賓 攝

中國能夠做什么?

要“兼濟天下”,首先要“自善其身”。

用梅新育的話說,中國要想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應該“通過利己來利人,舍己利人絕對不能成為一個國家追求的目標。”

彭支偉對此亦有同感。他表示,要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力量,中國首先應做好自己的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為世界經濟提供強勁動力。在世界舞臺上,中國應充分發揮在雙邊和多邊對話機制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推進全球結構性改革;同時擴大區域經濟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切實采取行動遏制貿易保護主義。

趙萍也指出,今后中國需更多關注本國利益的保護機制。例如,隨著對外投資高速增長,未來中國在海外的利益將越來越多,如何保護企業和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權益需要引起重視。具體策略應“有守有攻”,既關注全球,也注重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此外,在趙萍看來,中國還要利用好其巨大的國內市場。“如果能用好世界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電子商務國這一優勢,今后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扮演角色時會多一個籌碼。”

中國社科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曹建海認為,中國應當盡快成為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市場經濟國家。此外,應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有了良好的價值觀,中國將能夠帶動整個世界文明的進步,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社科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曹建海。中新社夏賓 攝中國社科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曹建海。中新社夏賓 攝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也表示,中國需要搞一個全球都能接受的價值觀,同時制定和維護一整套規則。“這才是大國應該做的事情。”(李曉喻)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中新社夏賓 攝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中新社夏賓 攝